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统计数据

2015-2017年度市级推进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来源:作者:发布日期: 2018-12-04

名 称:2015-2017年度市级推进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2015-2017年度市级推进小城镇建设专项

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湖南方正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一、 专项资金基本情况

(一)项目背景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为加快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好的发挥小城镇在城镇化发展、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张家界市设立推进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全市各建制镇推进小城镇建设工作。

(二)资金管理

具体使用范围:一是市级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道路改造、公共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小城镇推进有力的乡镇政府工作经费补助;三是市政府确定支持的其他项目

    资金安排及拨付程序:由市住建局结合资金规模制定专项资金分配方案,经市住建局会同市财政局审核后报业务主管副市长和常务副市长审批,市财政局根据市领导审批后的资金使用及时计划下达资金。

(三)资金安排

2015-2017年市级财政共安排推进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550万元

1.分年度来看

(1)2015年度安排资金150万元,主要用于4个重点特色旅游风情镇以奖代补资金100万元,3个重点镇建设引导资金40万元,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经费10万元。

(2)2016年度安排资金200万元,主要用于4个重点特色旅游风情镇以奖代补资金100万元,重点乡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资金75万元,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经费25万元。

(3)2017年度安排资金200万元,主要用于4个重点特色旅游风情镇以奖代补资金80万元,重点乡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资金100万元,,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经费20万元。

2.分类别来看

(1)4个重点特色旅游风情镇以奖代补资金280万元(永定区教字垭镇50万元,武陵源区天子山镇50万元,慈利县三官寺乡100万元,桑植县洪家关乡80万元)。

(2)重点乡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资金215万元。

(3)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经费55万元。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2018年5月,市财政局下发《张家界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15-2017年度市级推进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三年整体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张财绩〔2018170号),委托湖南方正会计师事务所对2015-2017年度市级推进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进行重点绩效评价。20186月至7月,通过听取情况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调查走访等方式,开展现场评价工作。

首先,到项目主管单位市住建局了解项目申报执行及资金拨付的基本情况;然后,根据了解到的相关资金拨付情况,到慈利县三官寺乡、永定区教字垭镇、桑植县芙蓉桥乡等项目实施单位开展现场评价工作,涉及专项资金255万元,覆盖三个区县,项目覆盖率42.85%,资金覆盖率46.36%,符合重点绩效评价现场评价比例不低于30%的要求。    

三、专项资金主要绩效

(一)各级领导重视,总体目标任务明确

从市级到各区县都十分重视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分别成立了特色旅游风情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出台相关办法,编制整体规划。永定区制定了《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分批次重点推进教字垭等乡镇小城镇建设,慈利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将工作任务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围绕“金慈银澧、山水洲城、生态宜居”的建设目标,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工作进程,桑植县紧紧围绕打造国内知名山水人文旅游城市目标,突出特色旅游风情镇建设。

(二)重点特色旅游风情镇建设以奖代补,以点带面促进小城镇发展

永定区教字垭镇、武陵源区天子山镇,慈利县三官寺乡,桑植县洪家关乡四个乡镇被列为全市重点特色旅游风情镇,计划用三年时间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风情小镇。2015-2017年市级推进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共安排以奖代补资金280万元,占专项资金总支出的比例达到51%,用于对四个重点特色旅游风情镇建设的考核奖励。每年由市委和市政府制定重点特色旅游风情镇建设工作考核办法,制定建设项目考核表及考核细则,通过考核奖励确保各重点乡镇的建设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以点带面促进全市小城镇发展。

(三)支持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镇环境

 2015-2017年市级推进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安排200多万元用于永定区新桥镇集镇商户雨棚建设、慈利县阳和乡双坪村落坪峪道路拓宽工程、桑植县芙蓉桥乡整修街道下水道、集镇路灯整修等项目,各项工程均已完工,有利于改善乡镇的整体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居民整体素质

推进小城镇建设项目的开展,在促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街道脏乱差的环境的同时,通过各种渠道的宣传,如桑植开展“文明整洁五星户”“流动红旗户”等活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让居民有了较好的环境保护等意识,有助于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项目申报手续不全,未制定绩效目标及进行监管

根据相关规定,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需要提交具体的资金使用计划和预期绩效目标,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项目未提交详细绩效目标,实施过程未及时进行跟踪监管。“重分配,轻管理”,未注重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如部分乡镇申报资金未提交绩效目标申报资料,不利于对专项资金的后续监督及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

(二)资金总量较小,部分项目资金分配呈现小而散的情况,重点不够突出

由于专项资金总量较小,全市小城镇建设涉及的面又很广,专项资金每年安排四个重点特色旅游风情镇的以奖代补资金之后,能分配其他乡镇使用的资金不足100万,造成部分资金项目支持的金额较小,如2017年度安排部分乡镇各5万元,资金分配呈现出小而散的平均分配模式,重点不突出。

(三)乡镇资金来源渠道较多,未设置专项台账管理

乡镇由于各项资金来源较多较杂,加上村账乡管等原因,乡镇财政所人员力量薄弱,无法对每项资金的来龙去脉准确掌握,各种渠道来源的资金一般都打捆使用,未针对专项资金设置管理台账,无法明确区分专项资金的使用及效益情况。

(四)小城镇建设发展不平衡,乡镇之间差距较大

从每年的特色旅游风情镇建设工作的督察、考核情况通报及现场评价抽取的乡镇情况来看,区县之间,以及重点特色旅游风情镇与其他乡镇之间,项目建设的推进力度和成效都不平衡,四个特色旅游风情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进度问题,从形象进度来说,教字垭镇项目建设的进度缓慢情况更为突出;四个特色旅游风情镇与其他乡镇之间投入和建设的力度差距更加明显。

相关建议

(一)做好专项资金计划安排,发挥资金效益

项目主管部门应充分做好对项目申报工作的部署,严格审核项目申报单位提交的项目申报材料,对项目的实施方案、资金计划、绩效目标等内容充分进行初审、汇总后,结合资金规模制定专项资金分配方案,进一步突出扶持重点,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

(二)加快资金下达进度,确保资金及时到位

资金主管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快资金的下达速度,确保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作用。

(三)严格规范专项资金的程序管理,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管

要加强项目跟踪管理和项目单位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开展培训和不定期抽查工作,制定考核评价制度,及时发现和掌握项目实施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并根据情况适时采取措施,以确保专项资金的安全,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益。

(四)强化小城镇建设的保障措施,促进各地区项目均衡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是建成推进小城镇建设急需补齐的“短板”。在树立典型、加快四个特色旅游风情镇建设的同时,对发展较慢的乡镇,加大帮困解危力度和扶持力度,从政策倾斜、资金支持等方面着手,帮助发展较慢乡镇的完善民生基础工程建设,促进小城镇建设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